各期目錄
月刊【594期】2025.4月號
2025-04-21

![]() |
![]() |
陽明交大的ESG遠見:以DIYGreen打造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 |
曾是園藝門外漢、甚至連青江菜長什麼樣子都不清楚的大學教授,卻在17年前,為了尋找能應對熱島效應、廢棄物回收與水資源管理的解方,帶領學生踏上綠色創新的道路。陽明交大社永中心與環境工程所合聘教授高正忠的團隊研發出的「DIYGreen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系統」,不僅克服了傳統覆土式綠屋頂的防水與夜間散熱問題,更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包括終結飢餓(SDG 2)、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SDG 12)與氣候變遷的應對措施(SDG 13)等項目。回顧這段充滿挑戰與創新的研究歷程,高正忠眼神仍舊散發光采。 |
![]() |
![]() |
如何用 AI 來加持機器人與智慧製造,打造 AIOT 百兆商機 |
在最近舉辦的 NVIDIA GTC 大會中,工業電腦領域的領先廠商新漢公司,發表了其最新的 Dual EtherCAT AI 機器人控制器,該產品搭載了 NVIDIA Jetson AGX Orin 模組。這款控制器不僅能夠應用於各種機器人,包括人型機器人、四足機器人與機械手臂,還能廣泛應用於工業自動化、製造業與智慧物流等領域,無疑是新漢在機器人技術發展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 |
![]() |
以生命觸動生命——那些動物教我的事 |
根據農業部發布的《111年度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2022年全台實驗動物總使用量超過440萬隻。在追求研究領域的巔峰時,我們是否曾停下腳步,思考這些實驗動物在被劃下那道刀痕時,會有什麼感受? |
![]() |
重新定義 NYCU:讓所有校區成為陽明交大人的校區 |
三年前,在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校後,學校進入了校區整合的新時代。面對分布於全台的九大校區,如何讓學生與教職員工超越地理上的距離,對學校產生更深的認同感,成為了重要的課題。楊谷洋書苑長一直有一個願景,希望陽明交大的學生能夠親身走訪各校區,透過實地體驗認識學校的歷史、文化與特色,進而在心中真正建構出「陽明交大」的完整圖像。 |
![]() |
![]() |
你研究生了嗎? |
身為大學生的你,頭腦中是否也曾出現過上面這些話語呢?近些年來不只物價的上漲讓我們這些消費者有感,好像學歷也開始有通膨的現象發生。現今似乎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早早的就將升學研究所當作是自己理所當然的生涯規劃目標之一,因此在大學求學階段很快的就開始設定好要以何種方式(通常是推薦甄試)來幫助自己取得進入研究所就讀的門票。然而,這股趨勢的背後,也讓許多大學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研究所升學不再只是個人興趣或研究熱忱的延續,更像是一場你追我趕的軍備競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