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人物專訪
音樂到寵物零售 贏在掌握人性──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專訪

「一開始只是喜歡玩樂團,從沒想過音樂會變成職業。」李俊廣談起自己的青春歲月時,語氣仍帶著當年的熱情。從學生時代在交大創立電子音樂社、在兵役期間堅持創作、到退伍後進入錄音室當學徒、接案製作,再進入福茂唱片,接受音樂產業的挑戰,他走過的是一條典型卻也極不典型的音樂職涯路。但誰人又會知曉,這段音樂路的點點滴滴,成為他日後創業成為台灣寵物市場通路霸主的養分。

你不必樣樣都會

談起李俊廣的音樂歷程,從一捲卡帶開始。退伍前,他與朋友寫了九首歌,做成卡帶直接送去唱片公司拜訪製作人,「那時候根本沒有人脈,只能自己跑。看到製作人名單,就敲門硬塞作品,碰運氣。」但這樣的膽量與執著,讓他短時間內成功賣出四首歌,也確立了他給自己兩年時間全力試試看的決心。

李俊廣在流行音樂圈的耕耘,幕前幕後都走過,1992年以歌手身分發行個人專輯《我不是一個可以依賴的人》。(圖/友聲雜誌440期資料照)

後來李俊廣進入福茂唱片,從執行製作做起,在流行音樂界「新人教父」李亞明的磨練下,不只學到音樂產業的邏輯,更看清整個娛樂生產鏈的本質。「錄音室就像工廠,一首歌從編曲、製作、錄音、到市場行銷、MV 拍攝、媒體曝光,全都是環環相扣的結構。」這段經驗讓李俊廣第一次瞭解「產品」與「市場」的結合模式,也深深影響他日後的商業思維。

那時候李亞明跟他說,不會寫歌、也不會編曲,但只要知道整個生產鏈怎麼運作,「知道怎麼帶人、怎麼選歌、怎麼把握時機,還是可以當一流製作人。」這些觀念,讓他明白作為領導者、指揮者真正的角色核心,在於自己要有對市場變動和需求的直覺,而且「不是你厲害就好,重點是你能不能讓整個團隊一起產出成果」。這些奠定李俊廣日後進入數位、網路、電商、零售等不同產業的底層邏輯,即便跨領域也不至於瞎子摸象。

服務要快,還要打動人心

離開音樂圈後,李俊廣歷經無名小站、KKBOX 、PIXNET、甚至自己創業與募資,他始終關注著「人的需求」與「市場的變動」。

根據農委會統計,2022年全台寵物產業市值早已上看600億商機,並不斷擴大。第一線面對客戶、高度變化的零售業,不再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互動模式,現在的消費者買的是關係,買的是體驗。李俊廣觀察到,現代人對寵物的情感越來越深,許多人將寵物視為家庭成員、甚至伴侶替代。這種情感轉變帶來的是無限大的機會,從寵物旅館、美容、醫療、保險、健檢,甚至是心理療癒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就可見一斑。

毛孩市場潛力無窮,台灣寵物業的龍頭「萬達寵物」於2024年8月正式上櫃掛牌。 (圖/萬達寵物提供)

李俊廣將這份觀察轉化為萬達寵物的核心策略,從「寵物用品零售」升級為「高黏著、高體驗、高回購率」的全通路服務體系。嗅到消費者疫情期間,不方便進實體門市,只能在家購物的行為轉變,讓萬達寵物搶先攻下線上消費,開啟配送服務,他說,「誰能掌握消費者的節奏,誰就能做出差異化。」

「以數位轉型來說,CRM 串接不只是為了促銷,而是為了真正理解客人的行為與偏好,進而調整品項、調整貨架、甚至調整服務節奏。」李俊廣說,萬達在門市導入智慧化排程、線上預約、會員系統,不是追求華麗技術,而是為了「掌握節奏、提供貼近人心的體驗」。在商品與營運端,他強調,唯有回歸商業基本功:「庫存、週轉率、坪效、人效」才能撐起真正穩定的服務。而服務升級,就是讓每個踏進門市的顧客都感受到「有人在乎他的寵物,也在乎他的感受」。

趕快犯錯,從「覆盤」中翻盤

李俊廣從製作助理到企業執行長,他仍記得為了踏進業界爭取機會,奔走於唱片公司的那股勁。他認為,人一定要趁年輕去測試、去犯錯。李俊廣也強調,錯誤之後最重要的是「覆盤」。不能只是犯錯,還要從中抽絲剝繭,把自己的情緒與面子拿掉,才能從中提煉出有效的邏輯與經驗,這樣才有可能加速成功。

李俊廣永遠在思考怎麼做可以更好,做對了哪些決策,如果失敗又是哪裡可以修正,「犯錯的速度越快、越密集,你累積的資料庫(database)就越大。」這樣的思維,切合飛速更迭零售業站穩腳步的能力,李俊廣認為過去看似無關的經驗,未來可能在某處能派上用場,把曾犯下的錯誤、體驗與反思,轉化成一個真正有厚度、有深度的知識系統,永遠是將自己的判斷力打磨得更敏銳的基石,包含對「人」的洞察。

「不管是哪個產業,只要你抓得住人性,你就有機會贏。」他笑說,這不僅是他從唱片時代學到的事,也是他現在帶著團隊在寵物市場裡繼續實踐的原則。

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副執行長羅至玄(右)和團隊,帶領旗下品牌仔細洞察飼主的需求,提升服務品質,持續領跑市場。(圖/萬達寵物提供)

撰文/蔡伊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