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學階段邏輯嚴謹的數學系,到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畢業後又轉身踏入截然不同的 ERP 領域,士真學姐如今成為全球知名事務所 Deloitte(勤業眾信)的數位管理顧問。
士真學姐原本以為自己會像讀純數的同學一樣往統計或寫程式的方向走,但完成四年的學業後才發現,真正令她感興趣的是「人」。這個發現就像一個關鍵變數,讓她的職涯方程式有了全然不同的走向。
憑著這份對人的熱情及對於未來的想像,引導她考入交大經管所,轉進與人接觸更頻繁的商業界,也開啟了顧問工作的新旅程。

摸索出屬於自己的「Fancy 工作」
研究所期間,學姐直言:「我想找一個 Fancy 的工作!」雖然當初還不清楚具體是什麼樣子,但她如同拼拼圖般,每一次都全心投入去體驗與感受,一邊修正方向、一邊描繪心中的職涯藍圖,讓未來逐漸浮現輪廓。
有次面試市場分析職位時,對方要求學姐分析產品與市場,她才意識到這與她心中 Fancy 的工作不盡相同:「我發現我不想只是分析行銷數據,我想參與更多企業層面的規劃。」在另一次 ERP 顧問職位的面試中,筆試包含了作業管理、成本分析、財務等內容,她笑著與我們說道:「我幾乎沒有一題會寫,尤其是那些專有名詞!」但她憑藉邏輯力與對工作的熱情,最終錄取 ERP 軟體龍頭鼎新電腦的職位,成為職涯重要的轉捩點。她說,這是她第一次鮮明地感受到職場角色與自身特質,可以完美契合。
業績0的Lessen Learn
當顧問工作逐漸上手後,學姐卻被調往擔任 Sales,一個對她而言完全陌生的領域,她一邊回憶著一邊說道:「我那時真的很痛苦,有一個月甚至業績掛零,」從以邏輯與分析為主的顧問角色,轉向需要主動推廣與開發客戶的業務崗位,讓學姐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但她沒有因此放棄,而是停下來重新思考:「既然迎合他人的方式行不通,那我能不能用顧問的方式做 Sales?」她善用過往協助顧客導入 ERP 系統的經驗,不再只推銷產品,而是從客戶的需求出發,設計大型研討會與高階主管對話,提供能創造實質效益的建議。這樣的策略讓她業績一路攀升,同時學姐更深刻體會到,那些不堪的經歷反而是成長的燃料。

被問起女性身分在業內的挑戰時,「我不覺得女性在科技業真的有劣勢。」學姐語氣堅定,她認為性別差異不是關鍵,真正挑戰的是「生命節奏」,像是懷孕或育兒等階段性的變化,但如果能展現出不可取代的價值,團隊就會願意為你保留位置。
在顧問與銷售場域中,她認為女性反而在溝通與協調中具絕佳的優勢。「我常常需要跟 IT 或工程師對話,女性在理解差異上,能夠更柔軟地化解衝突,扮演橋樑。」但她也強調:「關鍵還是在於你的專業與價值能否說服對方。」
「你必須走在客戶前面。」學姐這麼說,在 AI、ESG 及數據驅動的時代,顧問比起給出標準答案,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幫企業看懂變化、想出策略,甚至讓非專業的人也能聽懂你的洞察。聽起來有些抽象?但其實這正是理工科學生的強項。
ERP 顧問的工作中,涉及到流程邏輯、財務數據與系統設計,本質上就是一個大型的動態解題任務,因此擅長建模、追根究柢、習慣用框架思考的人,會在這條路上如魚得水。士真學姐認為關鍵不是學過多少商業知識,而是是否擁有系統思維、快速學習力這兩個能力,而正是理工科訓練最珍貴的底子。
(1) 偶然的經歷與出乎意料的轉折,往往正是打開全新可能的契機。
(2) 比起是否走對「別人的路」,是否意識到自己的核心價值與真正渴望更重要。
(3) 溝通的本質不是表達,而是讓「價值」被理解、被看見、被認同。
「人生沒有Best Practice,只有Best for You。」戴士真學姐誠懇地祝福每位莘莘學子。
撰文/吳珮慈
投稿/你需科技女力團隊